“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是什麼)——這句英文俗諺直接地說明飲食與料理的核心。飲食與料理不只是食物營養轉化成熱量,為你提供體力、體重或脂肪這麼簡單而已。阿育吠陀(Ayurveda)為梵文詞彙,意味著「生命的科學」。它不只是一門醫療知識,究竟有多深澳?大家會這麼踴躍地去瞭解他呢?
超多好康推薦流行新鮮事,都在「17LB」懶人包~
阿育吠陀(Ayurveda)
吃什麼、怎麼吃的選擇,能讓食物成為你的滋養,也可能成為你的毒素,這是「醫食同源」,也就是「食療」的概念。這就讓我們帶大家認識什麼是「阿育吠陀式的療癒飲食」!
什麼是阿育吠陀(Ayurveda)?
阿育吠陀(Ayurveda)為梵文詞彙,意味著「生命的科學」。它不只是一門醫療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自我療癒的科學,強調個人的身體、心靈與環境的交互關係,鼓勵人們透過自我的覺察,選擇合適的生活樣態,其中涵蓋了飲食、生活型態、運動、休息、靜心、呼吸法、藥用草本,以及潔淨排毒療法,或者配合聲音、芳香療法等附屬方法進行日常療癒。
根據阿育吠陀的理論,每個人與生俱來地擁有獨一無二的體質,由三大生命能量——風能(Vata)、火能(Pitta)、水能(Kapha)。三大生命能量以特殊的比例組合而成,每個人都會有原生的自然體質與後天的失衡體質。疾病形成的原因,便是因為人體內生命能量的平衡被打亂,從小病小痛的亞健康到真正地長期處在生病的狀態,都是身心與自然不再諧調產生的失衡問題。
阿育吠陀體質量表
在瑜伽、美容Spa、印度餐廳,常見到印度文”Ayurveda”阿育吠陀,這個字是”Science of Life”,是印度使用幾千年的整合健康照護的方式,在阿育吠陀理論,所有物質是由五種物質所組成:空間、空氣、火、水及土。
若想初步瞭解自己的體質,歡迎使用阿育吠陀體質量表,進行檢測。
測量方式:
1. 需兩次,第一次以長期狀態作答(自然體質)
第二次以最近一個月的狀態回答(失衡體質)
想像一下自己身心最無壓力、最不疲倦以及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所呈現的特徵。
2. 在最貼切的特徵中,以「1」標註
3. 計算三種類型總標註「1」的數量,數量最多的類型,即為最主要的體質能量
失衡狀態的成因有很多,其實皆與我們的日常緊密連結著,比如生活作息、不良習慣、偏食、感官錯誤使用、季節、運動、年齡、情緒以及體質等等,每一項成因都能仔細推敲其中看似平常無奇但內涵深刻的智慧。
人活著的每個舉動,都會影響三大生命能量的消長。舉例來說,水型人的體質本來就較其它兩者滯重,易水腫、發福、出油,在初春較潮濕、陰冷的天氣下,水型人若缺乏運動,或吃太多高油高糖的乳製品,相對更容易咳嗽感冒、過敏或消化不良。
分為三種體質(Doshas)
一、Vata(風):
受空氣及空間影響,它與行動有關,易有高血壓、焦慮、頭痛、困惑,這型的人常會胃腸敏感,皮膚乾燥、頭髮細軟,指甲易斷,容易疲勞,怕冷。
二、Pitta(火):
受火及水影響,通常肌肉發達,脾氣不太好,新陳代謝,快荷爾蒙不平衡,易有皮膚發炎問題。
三、Kapha(土):
受水及土影響,通常有強壯結實的身材,個性沈靜及充滿懷抱,睡得好、易發胖,但易有黏液黏膜阻塞,濕氣及痰液過多,易有呼吸道過敏、酸痛困擾,易有油性肌膚,髮質堅硬。
在阿育吠陀理論中有七個脈輪,因為對應顏色,有如彩虹,所以又稱「七彩脈輪」脈輪位於身體的中心軸線,與我們生理、情緒、心理及能量有關。
以下每種脈輪與對應植物與香草是以印度草藥為主,藉由不同香草(或精油)來補充能量較低的脈輪,但也可以同種類似植物來替代,舉例來說,目前印度檀香因過度濫採,真正的印度檀香精油幾ml就要上萬元,建議以澳洲檀香替代。
為何印度人這麼喜歡吃豆子?
各種豆類其實也是阿育吠陀食療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小扁豆就是一個神奇食材。小扁豆的豆子很容易熟,煮熟之後製做成豆泥口感很細緻,能用水分調整流動感,做成沙拉、主食、湯底和甜點,成為一種替代澱粉。
由於小扁豆本身沒什麼特殊的味道,但又很適合跟別的食材組合,因此變化性很高,在阿育吠陀中也是很好調整三種體質的材料,因此很常出現,唯一的考量就是小扁豆很乾,在料理上若水分不足很容易引起便秘或不好入口的狀況,也是風型人常遇到的身體問題,風型人可以避開或少食。
阿育吠陀重要食材
阿育吠陀比較多是蔬食料理,我們可以總覽大部分的蔬菜屬性與體質關係,例如火型人適合相對涼爽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秋葵、苦瓜,所以就可以在產季選擇這類食材應用。確定食材後,再針對每個食材的特性調整一下料理方式,以秋葵來說,很多人無法習慣黏稠的感覺,料理時就可以川燙去除部分黏液,更好入口。
烹調方式上,除了典型的燉煮咖哩,阿育吠陀裡也有許多方式,例如有一種全部用油的蒸煮咖哩,完全不添加水分,以蔬菜本身的水分與香料蒸煮,這種方式有助於濃縮蔬菜的香氣,與香料結合,味道濃郁卻不油膩,適合腸胃不太好的風型人。
另一個食材則是椰奶。因為牛奶在阿育吠陀的概念下,對身體能量的影響不太好,容易增強黏稠的水能(日常觀察也能發現,乳製品易使喉嚨生痰),所以用椰奶取代了乳製品。椰奶本身濃郁滑順的口感與風味,可以增添順口度,製造出比較細緻的質地。風味上因為濃郁,很常放在料理的尾端提味。而和辛香辣的料理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平衡過旺的火能。
最後一個明星食材是印度酥油(Ghee)。印度酥油的作法類似法國的澄清奶油,透過沸騰把奶油中的水分與雜質去除,可做為料理油來使用,用來調整三種體質,能平息火能和風能,水型人則適量食用無妨。相較於直接使用奶油,印度酥油能促進人體的消化力,以阿育吠陀的說法便是能「增強消火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