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比較常見的三種 清明節拜拜 與掃墓方式,包含掛紙、培墓以及探望靈骨塔。 一般來說,只要逢年過節一定要拜地基主,尤其跟著公媽一起拜!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也一定要拜,祭拜的時間可選在上午 11 點到 12 點之間或者下午 2 點到 5 點之間。
超多好康推薦流行新鮮事,都在「17LB」懶人包~
清明節拜拜
清明掃墓祭品、水果
基於寒食節的傳統,傳統習俗上擺放的食物多為冷食,由於祭品擺設各習俗地不一,只能說僅供參考,下面所提供的祭品如果跟大家不太一樣也歡迎留言提出來讓小編學學!其實只要把握一個重點,有誠心,什麼都可以拿來拜,並且千萬別忘記要準備兩份,一份拜土地公,一份拜祖先。
水果禁忌有哪些?
這一樣又是門大學問了可不能亂買,例如象徵好運旺旺來的鳳梨,拿來掃墓拜拜用,恐造成反效果千萬別,而葡萄、香蕉、荔枝、龍眼,這種一整串的水果,拿來拜拜也會有死整串的不祥之意;釋迦因形狀與釋迦牟尼佛的頭相似,拿來拜拜可能會對神明不敬,更會折煞祖先。
象徵平平安安的蘋果、有子孫綿延之意的瓜類,以及大吉大利的橘子倒是可以放心拿來拜不用擔心,要特別注意的是民俗上基數 1、3、5 為陽、偶數 2、4、6 為陰,最好準備單數的水果數較為吉祥。
台灣常見掃墓方式:掛紙
掛紙又稱「壓紙」,利用石頭或磚頭將長方形的黃白紙(或黑、白、藍、黃的五色紙)壓在墳墓上,這個代表後輩子孫已經祭拜過。
台灣常見掃墓方式:培墓
將祖先墓上的雜草清除後,供上準備好的牲禮、酒、蔬果和粿類。這是因為傳統文化相信祖先墓的風水,與後代子孫的的運勢息息相關,所以整理環境後,還會在墓前點燃子孫燈,接著讓子孫把燈帶回家,保佑子孫未來發展興旺。
台灣常見掃墓方式:靈骨塔祭拜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民眾逐漸選擇火葬(進塔)、花葬、海葬等方式,從精神和意義上來說,與傳統清明節拜拜掃墓的方式不同,因為沒有雜草叢生的疑慮,所以祭祀的流程相對簡單。
進塔者,若信奉傳統宗教者,壽金要準備兩份,一份是拜地藏王菩薩,一份拜土地公,另外也要準備銀紙祭拜祖先。
掛紙、培墓:拜拜順序
(1) 祭拜土地公(后土):
用三牲、紅龜粿、麵線、茶、酒各3杯祭拜。
(2) 祭拜祖先:
在祖先墓前,擺放好另一副三牲,以及水果、12道菜、紅蛋、甜飯、麵線、紅龜粿、草仔粿、酒、鮮花等供品後,點香、蠟燭並誠心祭拜。
(3) 打掃祖墳:
斟滿3杯酒、3杯茶後,開始打掃環境、清除墳墓上新生的雜草。
(4) 燒金紙:
先取下拜土地公的金紙、三拜稟報後開始燒化;燒完拜后土的金紙後,在取祭拜祖先的金紙,同樣三拜後燒化。燒完金紙後,再將用祭拜的酒灑在金紙焚燒處。
(5) 禮成收拾供品:
祭拜的雞蛋將蛋殼打碎、剝掉並撒在祖先墳墓上,象徵「脫殼新生」、脫胎換骨。另外離開始可留下一些紅龜粿、草仔粿給管理墓園的人或當地小朋友吃,也有「祖德流芳」之意。
靈骨塔祭祀:拜拜順序
(1) 擺上供品:
在擺放供品之前,先到祖先的塔位打個招呼,再將供品放在靈骨塔共用桌上。
(2) 拜地藏王與土地公:
焚香(三柱香)向納骨塔的守護神地藏王菩薩或土地公祭拜,表達感謝神明守護祖先、指引先人修行之意。
(3) 拜祖先:
焚香(二柱香),香燒到約剩三分之一時,雙手捧銀紙拜向祖先稟報後燒化。
(4) 禮成,收拾供品。
象徵吉利水果、供品有哪些?
無論清明節掃墓還是到靈骨塔拜拜,擺放的食物多為冷食。其實清明節掃墓供品、水果都有眉角,究竟要準備什麼供品是必備的呢?
麵龜、花生
「龜」是長壽的動物,而閩南語中有「請你呷土豆,乎你呷到老老老」的俗諺,因此這兩種食物都有象徵長壽的意味。
豆乾
閩南語「大官」的諧音,意味著讓子孫有辦法當官。
菜類
代表好彩頭,其中高麗菜象徵子孫長得高或美麗,未來可以當官。
蝦、蛋
在清明節拜拜時常有剝去蛋殼丟在祖先的墳上、再把蛋吃掉的習俗,這是因為「殼」象徵著不好的習慣或東西,把殼剝去、只留下有用的身體,代表著子孫能夠擺脫過往的陋習,未來的日子也會過得更好。
紅龜粿、草仔粿
代表不愁吃穿。
發糕、米糕
發音同「高」,代表步步高升。
韭菜
代表長長久久,要注意祭拜時不能把菜切斷。
紅蘿蔔
表示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