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專題回顧

「 清明節 」跟大禹有關聯!古代清明節8大習俗 不只有掃墓這麼簡單!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國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在農曆三月初八。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國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在農曆三月初八。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氣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由來跟古代有著密切關聯,又有八大習俗,「掃墓」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項,剩下的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原由吧!

超多好康推薦流行新鮮事,都在「17LB」懶人包~


清明節 vs. 大禹治水

清明節是華人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由來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開伙,只吃冷的食品。

據說在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二字來慶賀天下太平。

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康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所以踏青這個習慣從唐代開始便歷代承襲成為「清明節」的風俗之一。兩千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漢民族傳承不息的特有文明。

中國的滿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二十四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新風撲面之時,民俗專家希望具有福州特色的清明習俗能夠流傳下去。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習俗

1be989bdbae90e477bd8b23165

盪鞦韆

清明節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清明節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清明節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華人社會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存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

9MR01F87MYsLBSRzmHw4oOUiVhMsAH gE0U9ajUxmJfHXSnCNFUF KMZ8cAHBh8P8909OeZgKBQ GlFBa Llw7pf oevHOAhFtAm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些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為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先將祖先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120fdfb8cd10664d41c7c0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他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當前分為以下幾種:


(1)大燒紙,九開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2)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酆都城的圖案,多是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3)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4)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5)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锞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插柳

80a2a85af4826e9bf48159

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乾,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焚香拜神

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

焚香拜神

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

據一些北京老人回憶,在民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籐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即說的清明節這一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熱門點閱主題文章:

遊山玩水-黃花下野餐趣!再回來的幸福,風鈴木景點精選!

印度「 阿育吠陀 」是什麼?Ayurveda熱門話題增加身體排毒與健康,找到自己的體質

2022年爆款髮型「 中短髮 」明星陸續跟著換 從朴信惠法式風格到楊丞琳現代感!

3月新韓劇有7部作品要上檔《柏青哥》《優越的一天》《還有明天》必看推薦

怎樣在股市中生存?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本文來自網路,不代表17懶人包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17lb.cc/%e3%80%8c-%e6%b8%85%e6%98%8e%e7%af%80-%e3%80%8d%e8%b7%9f%e5%a4%a7%e7%a6%b9%e6%9c%89%e9%97%9c%e8%81%af%ef%bc%81%e5%8f%a4%e4%bb%a3%e6%b8%85%e6%98%8e%e7%af%808%e5%a4%a7%e7%bf%92%e4%bf%97-%e4%b8%8d.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部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