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端午節| 粽子種類 大不同|南北粽正確辨別|粽子種類熱量分析
台灣大家都知道北中南各有各的粽子吃法、內餡料理口味都略有不同
究竟差別到底在哪裡,以往以為的南北粽正確分辨方法是什麼? 你知道嗎?
除了南北粽,究竟還有哪一些粽子種類呢?
好康、有趣的,全都在「17LB懶人包 」
端午節粽子種類
北部粽
北部粽是先將糯米以辛香料炒至八分熟,包入內餡食材,
最後再以蒸煮的方式讓米粒熟透。
由於糯米與內餡都先炒過,所以北部粽口味相對較重,
口感比較有咀嚼感,就好像「油飯」,Q彈可口。
南部粽
南部粽又叫「水煮粽」,是將生糯米拌入滷汁後,包入內餡,
最後再將粽子放進水中煮熟。
由於水煮的關係,南部粽的口味比較清淡,口感比較有黏性,
通常在吃南部粽的時候,都會淋上醬汁、灑上花生粉來提味。
鹼粽
鹼粽又稱「冰粽」。是將浸泡鹼水後的糯米用竹葉包裹,
蒸熟後放涼冷藏。大家對鹼粽應該不陌生吧!
吃的時候都會沾糖、花生粉,或是蜂蜜提味,吃起來Q甜清爽,非常消暑!
原住民粽
原住民是以「小米」為主食,所以原住民粽不使用糯米,
而是用小米來包粽,其中內餡是依各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最傳統的餡料是蝸牛、南瓜、山豬肉和芋頭心,
長相多為長條形型、方型或扁型。
客家粄粽
客家粽又稱為「粄粽」,「粄」的閩南語就是「粿」的意思。
那麼,粿的意思,就是「在來米與糯米」混合磨漿後蒸熟,
所以客家粽的外層是蒸熟的「粿」,這也是客家粽最特別的地方!
客家粽是以「在來米」與「糯米」混合泡水2到3個小時,
再將泡水後的米磨成米漿,瀝乾之後包入內餡,最後再蒸熟。
餡料和南北粽沒有什麼差異,吃起來比較鹹香,也比較油膩。
端午節粽子熱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