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武財神差異? 不同職業怎麼拜秒看懂|超吸金妙招
很多人會去財神廟裡拜拜求財,但是你知道「求正財」和「求偏財」
有什麼不同嗎?不同行業,掌管的財神也不同唷!
求財千萬找對神很重要~
就讓「17LB懶人包」帶你一探究竟!一秒看懂怎麼拜!
台灣民間信仰,財神分為「正財神」和「準財神」。
「正財神」
以求取事業正財為主,包含文財神、武財神、五路財神等。
「文財神」與「武財神」怎麼區分
文財神是古代文官演變而來的財神,也有少數是拜范蠡(陶朱公)。
以「范蠡」「比干」「財帛星君李詭祖」「祿星(福祿壽三星之一)」為主。
有人認為文昌帝君、觀音菩薩也算是文財神。
工作性質偏向文書、服務業,或是工作領域偏向藝術文化、
需要創意的人,適合拜文財神。
像記者拜的是文財神,可以拿著名片,在香爐上畫三圈後,
放到桌上的金元寶中。
武財神基本上有兩位:關公、趙公明
趙公明是專職的財神,沒有像關公一樣身兼多種任務。
很專業的財神,所以趙公明被稱為「正財神」。
關公的歷史地位,受民間景仰,因為三國演義的精彩故事深植人心。
關公護財避邪、招財進寶,又講信義。商人最渴望客戶講信義。
關公多為商人敬拜,祈求商業合作順利,雙方信任又有義氣。
一般商人皆以關公為守護神,視為商業順利的財神爺。
工作需要勞動或在外奔走的人,較適合拜武財神。